文明中国·宁夏篇丨灵武市崇兴镇台子村 文明新风铺就乡村幸福底色-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10/21 10:28:45
来源:新华网

文明中国·宁夏篇丨灵武市崇兴镇台子村 文明新风铺就乡村幸福底色

字体:

  新华网银川10月21日电 银川市灵武市区向南3公里处,乡村治理的样板区、示范点崇兴镇台子村坐落于此。行走在灵武市崇兴镇台子村的村头巷尾,田间阡陌纵横,房屋前后干净整洁,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舒畅的空气,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氛围,幸福的笑脸洋溢在每一个村民脸上。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变迁是这些年崇兴镇台子村最深刻和显著的变化。无论是节日期间或是农闲时刻,台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总是热闹非凡,道德讲堂、文体活动、移风易俗实践教育基地等服务项目都在这里展开。崇兴镇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志明看着台子村的一处处,感慨万千。在过去,传统思想的束缚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2年,台子村利用农村小学合并的机会,将台子小学闲置校舍改造成集党员教育、养老服务、劳动就业、儿童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为民富民聚集区。

  “乡村文化的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我们也创新打造‘为民富民聚集区’,不断加强台子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彻底改变了过去的旧思想,成为资源整合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综合性阵地,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杨志明说。

  近年来,台子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着力打造新农村风貌。

  常态化的全民阅读活动、暖心又暖胃的老年幸福院、有仪式感的移风易俗实践教育基地、不间断的“四点半”课堂和假期暑期公益辅导班……为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村里根据村民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突出的特点创建多样的文明活动,让文化乡风进村入户,为老人提供舒适安逸的生活氛围,为孩子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凝聚起了村民间的向心力。此外,村子深入挖掘培育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儿媳等模范120余人。

银川市灵武市崇兴镇台子村农家书屋阅览室 新华网发(新华网 张倩 摄)

  台子村移风易俗工作全面开花,同时带动了周围村落也参与其中,村内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止,村民对红白事新办简办都有了新的认识,文明气息越来越浓厚。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已经涌动着文明新风。

  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还体现在整洁干净的人居环境中。

  向远处望去,台子村道路平坦,地面干净,四周绿树成荫,处处展现出美丽宜居的和谐景象。“这些年,我们台子村变化太大了,过去这里都是土路,过车的时候尘土飞扬。”杨志成深有感触地说道。后来,村中将泥泞土路和渠道两侧翻新成面包砖硬化的新路。村民出行更加便捷,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这条新路,也是台子村多年发展的“新路”缩影。

银川市灵武市崇兴镇台子村村貌 新华网发(资料图)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为了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台子村进行了村民房屋的改造重建工作,截至当前共改造村民危房12座。美丽乡村的蓝图,真正变成了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实景。

  近年来,台子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村容村貌,组建党员志愿服务等8个志愿服务队,招募村民志愿服务者150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环境整治活动,确保公共区域、村道路面整洁,形成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的格局。

  “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让村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也让村民们自觉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推动形成爱劳动、爱干净、爱卫生、爱文明的良好氛围,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一部分。”杨志明说。

  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台子村全力构建宜居、宜业的15分钟生活圈,着力推进乡村环境和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恰如一股春风、一股暖流,润物细无声地融进村民柴米油盐的生活,吹奏出一曲有温度的新时代文明之歌。(“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张倩 李姝 张嘉怡)

【纠错】 【责任编辑:梁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