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融入“绿色大世界”

2024-09-29 16:34:17 来源: 《环球》杂志

 

8月27日,研究人员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中国-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工作

                       ——对话循环经济领军企业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

/《环球》杂志记者叶平凡(发自雅加达)

编辑/胡艳芬

  “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使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美)就是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企业之一——躬耕于城市矿山,埋首于新能源材料制造,凭借不断升级的技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演绎出一部部新能源产业“艺术大片”,其中一部可称为“出海挖矿记”。

  与印度尼西亚青美邦园区相去数千公里,格林美为何要出海寻镍?镍是三元动力电池的关键元素,没有镍就没有三元动力新能源。续航里程8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必须由高镍来驱动。然而,中国镍资源储量仅占世界的3%,却使用了世界50%以上的镍。而印尼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但因大量开采,含镍1.5%以上的高品位红土镍矿已趋于紧缺。

  谁能同时破解中国和印尼遇到的镍资源难题?答案正是以格林美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格林美攻克了含镍1.2%以下的低品位镍矿提炼的世界级难题,用创新技术挖掘印尼废矿,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大大降低了低品位镍矿的开采成本,还解决了环保问题,成就了双方多赢的佳话。

  828日,由格林美、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和中国中南大学合作建设的中国-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以下称联合实验室)在万隆理工学院举行揭牌典礼。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在致辞中说:“印尼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缺少冶金矿业的先进技术和专门人才……实验室将架起中国技术造福印尼之桥,实现两国互相成就、共同成长。”《环球》杂志记者借此机会对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进行了专访。

 

这是一项共赢的长久事业

  《环球》杂志:你策划筹建这座联合研究实验室的初衷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意义?

  许开华:我们2018年出海印尼,正好顺应了中国印尼友好合作的大趋势,6年来才取得一些成功。如何让这种成功历久弥新,如何与印尼共荣共生?我们想要为印尼留下点什么。

8月28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嘉宾为中国-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揭牌

  印尼有丰富的镍资源,但没有提炼技术,急缺冶金人才。我们就提出为它培养人才,给它技术。

  首先,这个联合实验室必须很先进。首期投资3000万美元,配备300余套世界一流的研究设备与检测仪器,由2个工程实验研究中心与12个研究室组成。

  其次,我们要在印尼做很大、很长久的事业,需要利用这个平台实现人才本土化和技术本土化。我们和印尼政府、高校合作,目前已培养了三期共80名冶金行业硕士,从今年开始每年招收100名工程硕士,今年还招收了3名博士生。我们提出了一个“百千万培养计划”,在6年内培养100名工程博士、1000名工程硕士、1万名工匠,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对推动中印尼友好以及与东南亚国家友好都很重要。

  第三,我们要和印尼政府、企业和人民形成一种平衡发展的模式,互相成就,共同成长。过去5年,我们在印尼建成了年产能达15万吨镍的高技术冶炼厂,满足了我们全球市场的镍资源需求,也缓解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对镍资源的战略需求,实现了成功地走出去、良好地走回来。印尼向我们开放矿产资源,提供投资服务,给我们减免税政策、国家保税区政策;我们则向印尼开放冶炼技术,开放人才培养体系,用中国技术为印尼培养人才、创造本土技术。

  第四,我们要将印尼作为一个合作基地,谋划全球市场。未来中印尼的合作将越来越重要,我们把实验室、研发中心建在印尼万隆理工学院可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所印尼顶尖的理工大学拥有当地最多的科技、工程人才,我们可以就地取才、就地培养、就地产出技术,既为印尼国家服务,也为我们在印尼的产业发展服务。

  联合实验室由格林美投资3000万美元,中南大学提供人才支撑,万隆理工学院提供场地和服务。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效率极高,从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到实验室正式落成仅用时8个月。

  《环球》杂志:你如何理解中企出海的长远发展理念?

  许开华:长远发展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是赚了钱跑路,还是赚钱后继续发展?我们不跑路不仅是因为有很大的投资在这里,还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我认为,印尼不缺国际资本,缺的是科技和管理模式。

  格林美是一个创新型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冶金工程技术,有国家能源金属资源重点实验室与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平台。我们身后是拥有世界最好冶金学科的中南大学,其冶金技术、材料科学、循环经济技术均是世界优势学科,我们与印尼分享这些技术,以造福印尼,惠及民生,实现民心相通。

  现在是出海的时代,我们要在“一带一路”上打造跨国官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印尼两国共赢。

 

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环球》杂志:你认为,什么样的出海模式是好模式?

  许开华:首先,我们实现取得和给予之间的平衡;其次,尊重文化差异,打造共同融合、共同文明的价值观;第三,按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标准发展企业,尽社会责任,做“一企帮一村”。我们要输出这种社会责任模式,把几十年来中国企业构造的社会责任体系,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复制,甚至做得更好。

  我们要尊重全球通行的意识及规则,让出海目的国的人民喜欢中国人,让当地企业认可中国企业是绿色的、文明的,认可中国企业家是有信誉的。

  《环球》杂志:请介绍格林美出海印尼的缘起,以及在印尼的主要事业和成就。

  许开华:格林美于2002年成立,一直深耕循环经济,做废旧电池与镍钴回收业务。2015年之后新能源产业概念出现,我们开发的以镍钴为主体的新能源材料,在全球卖得很好,但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已不够用,要向全球购买镍原料。以前我们主要从欧洲、非洲买,货源不稳定,所以2018年决定来全球镍资源最丰富的印尼发展。

  当时印尼含镍1.5%以上的高品位红土镍矿已趋于紧缺,但含镍1.2%以下的低品位镍矿却一直没有被良好利用,甚至被直接舍弃。低品位镍矿与高品位镍矿的比例大约为45%55%,也就是说,每开采1吨高品位镍矿,就要丢弃0.8吨低品位镍矿,造成镍矿资源的浪费。

  而且,低品位的镍矿石中含有钴和锰,镍钴锰的比例是大约10:1:2.5,这正好是高镍三元材料的配方,是大自然的馈赠。因此,如果能把低品位镍矿合理利用,把镍钴锰一起提取,就可以做成新能源材料,不用再去买钴和锰了。

5月31日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青山工业园区拍摄的格林美印尼青美邦园区中控办公大楼及园区全景

  当时印尼没有这种技术,其他国家也做过尝试,但终因投资成本太高——1万吨镍产能要投入6亿~10亿美元,只好放弃。

  于是我们下定决心,要到印尼来开发这种技术。我们成立了研发中心,用了大约2年时间,成功开发出红土镍矿提取技术。我们把投资成本从原来的6亿~8亿美元/万吨镍,降到2亿美元/万吨镍以下,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同时,我们通过技术创新,使能耗指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降低,最高降幅达90%。比如说传统的冶炼工艺炼1吨镍需用2.5万~3.5万度电,排放5060吨二氧化碳;使用我们的工艺,能耗降至40005000度电,碳排放降至56吨,将来甚至可以实现零碳排放。

  关键是,这种技术诞生前,印尼的镍矿利用率只有50%,现在可达100%;印尼原来只能利用镍矿生产不锈钢、镍铁合金,现在可以同时提取镍钴锰作为新能源电池材料,我们帮助印尼直接从传统冶炼时代跨越到新能源时代,至少节省20年的追赶时间;此外,印尼原来开采不了钴,有了我们的技术加持,印尼已变成世界第二大钴生产国。

  《环球》杂志:格林美在出海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和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许开华:出海印尼的过程充满挑战。我们这个项目的技术挑战是世界级的,此前国际上没有谁能在低品位红土镍矿提炼成功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所以一旦有谁成功了,就会刺激到竞争对手,这直接导致我们一度面临国际厂商的围堵封锁——2019年,我们平整了厂区土地,却空有技术买不到设备,原有的设备供应链体系我们根本进不去。

  2020年,疫情到来,我们一边抗疫一边搞建设。在印尼的苏拉威西岛莫罗瓦利一片荒漠上建实验室,自己做工程技术实验,打造新的设备供应体系。我带着一批博士后来这里做实验,把供应商都请过来做设备实验,将所需设备一一国产化,做好这一切用了一年多时间。

  然而,在此之前,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的项目一定会失败,甚至连合作伙伴都纷纷要求退股,我只好将这些股份全部收购,以致我们的持股比例一度从36%跃升至72%

  那段时间真的很煎熬,但我们敢于去战斗,终于把供应链做成熟了,成为全球首例由企业自主设计、采用中国装备的湿法冶金(HPAL)镍提取项目。如今,我们不仅打造了世界一流的技术体系,还建立了完整的人才体系,95%以上的设备实现了国产化,供应体系也独立了,我们终于迎来了光明时刻。

  总结经验,中国企业出海第一要靠技术创新;第二要有血性,有踏浪前行的出海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第三要抓住资本市场,第一期我们投资6亿美元,其中一多半来自资本市场,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当然,我们也面临文化差异等很多挑战。怎么跟印尼人打交道?在我们厂区,中国工人占比最多达20%,其余80%要用印尼本地工人。我们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融合,通过正面引导提高工人素质,比如,鼓励师傅带徒弟,师傅每培养出一名考试合格的技工,都会得到相应奖励;推行青年骨干培养计划,千名技工培养计划等。

  现在,我们不仅要实现产业、资本出海,还要形成科技、教育出海双轮驱动。

 

写一部“循环回收创新史”

  《环球》杂志:了解你的人说你是企业家、学者,也是一个全球资源整合者,你是否认同这个评价?

  许开华:现在的发展要跨界融合,单打独斗不行了。我们既要当科学家、工程师,也要当企业家、哲学家。

  不做科学家就不能创新,没有企业家精神就无法迎接挑战,但无论做企业家还是科学家,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现在的全球竞争异常激烈,我们一定要建圈、造链。圈是朋友圈,链是产业链。必须整合资源,比如我们在印尼整合万隆理工学院、当地政府、本土企业进行合作,建造一个技术的开发链、一个产业的合作链。产业链越强大,朋友圈越强大,我们在印尼的发展就越稳固,在全球的竞争力就会提升。

  曾有人问我,是什么推动我从零走向成功?我说有三大因素:

  第一,我们做了顺应时代潮流的事。格林美就是绿色生态制造的意思,绿色是我们的底色。经过20年发展,世界进入绿色发展时代,我们的成功是时代推动的。

  第二,享受创新政策红利。近20年来,政府在各个环节上支持绿色产业创新发展,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创新体系,支持科技人员下海创业。

  第三,资本市场的创新政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放开对民营企业服务,格林美成为循环经济的上市第一支股。能让“捡垃圾的”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非常重大的创新举措。

  当然,做好企业终归靠自身奋斗,专注于把自己的事做好。过去11年我们把回收业务铺到全球,让绿色技术辐射到全球,这是中国企业的绿色情怀。

  《环球》杂志:目前一些新能源领域面临产能过剩、行业内卷的难题,你对此怎么看,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如何?

  许开华:全球竞争的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以前很多厂只需考虑如何把产品卖到国外,现在一些国家设置了壁垒,不让卖了。但我认为,还是要坚持出海,将一部分产能建在国外,为全球市场服务。

  我们在国内外的产能都不过剩,因为通过不断开发技术做创新,形成了高品质,响应了全球巨大需求。目前我们的市场面健康,客户都是全球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在国内是宁德时代,国外有韩国三星、SK集团,以及苹果公司等,我们做的是全球高端链。

  中国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谋“新”重“质”。只要坚持创新、质量优先,打造高端产能,就没有过剩一说。

  《环球》杂志:你说过绿色是格林美的底色,创新是格林美的基因,面向未来,又该如何解读这句话?

  许开华:首先,格林美是基于一个绿色梦想成立的,我们的基业就是绿色的。以前我们提出“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理念,经过20年才把它真正搞清楚。什么叫循环无限?就是要做高端,把废物变成高质量的产品,卖给世界最好的公司,进入世界顶级产业链,唯此才能循环无限。

  第二是要跟全球合作。我们的挑战是要做全球循环,跟全球的企业做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合作。所以我们要出海,要到欧洲去收电池,到韩国、印尼建电池回收厂,要为整个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出海做循环服务,做绿色价值链服务。

  而绿色价值体系的形成,需要跨国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共同合作。我们不能困在小范围里谈绿色发展,要融入这个绿色大世界。所以我们建设了万隆联合实验室,中印尼两国携手合作,共同扛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大旗。就是要打破国界,打破区域边界,打破行业边界,才能最终把绿色产业做大,肩负起服务全球绿色发展的光荣使命。

手机版